隨著去年底《勞基法》修法,勞工比照公務員辦理,刪去原有的 7 天國定假期,整年度國定假日從 19 天一口氣縮減成 12 天。而昨(日雙十國慶也正是今年的最後一個國定假日,下一次國定假日要等到 2019 年元旦,等於今天至年底 82 天,只放周末一共 24 天,讓網友苦不堪言,崩潰直呼「還我 7 天假」。

臉書粉絲團「 FOX+ 」 9 日在臉書貼文表示「最後一個國定假日總是讓人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啊」,並指出 10 日國慶日是今年最後一個國定假日,「但放完之後,今年就再也沒假囉」,笑問「你的心情也跟《異形:聖約》中的凱薩琳一樣複雜嗎?」

根據國家質量檢測報告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工程塑膠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阻燃的環保塑膠材質,一種不懼阻燃性能的塑料材質。百折膠延伸出的工程塑膠非常輕盈,比重小,意味著同樣重量的原料可以生產出更多同體積的產品,尤其突出該抗彎曲疲勞性的特質,結晶度夠高且結構規律完整,柔韌度強,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尤其是製造弧形和其他的異形風口都帶來很多好處,非常容易安裝,因為重量很輕所以不需要兩人或多人同時協作,可以節省很多勞動力,化學的穩定性更好,大部分的試劑都是比較穩定,所以它的安全級別可以達到食品級,在無毒無味120度環境不會析出結晶體(有害物質),部分在微波爐中可以加熱食品台中工程塑膠的器皿就由這種高分子的材料所製造而成的,表面會有溫潤如同羊脂玉的感覺,特別的細滑,不容易產生靜電,也不容易附著灰塵,其吸水率是0.01/100,所以完全不會有凝結導致發霉產生細菌而造成屋內環境汙染的風險。

貼文一出,短短一天多時間累積近萬名網友按讚,紛紛崩潰直呼「什麼?我還加班錯過了」、「還我 7 天假工程塑膠」、「為什麼我睡了大半天後才看到這篇文」、「根本欲哭無淚」;塑膠加工不過,也有網友笑稱「不好意思,還有特休 XD 」、「沒關係,明年第一天就是放假!」

在製作塑膠零件的時候,台灣大部分的塑膠加工廠都是以塑膠射出將塑膠製作出來,但很多人不清楚整個塑膠的製作過程,接著來帶妳看看,首先在塑膠產出成形的過程當中,大致上會經過5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從塑化的階段開始,會將原料高溫融化,依塑膠特性或性質區分,大部分是以加熱到設定溫度,讓塑膠原料得以溶解徹底;第二個步驟,射出,會將塑膠原料從加熱區以推擠或射出的方式將加熱後的塑料放到模具中,並且依照需求射出條狀或其他形狀;第三個步驟,保壓,此時塑料會在模具之中,要將模具持續給予空間壓力,確保每個分子間的密度,避免原料製作時流漏;第四個步驟,冷卻,將在模具內的塑膠零件冷卻,冷卻後就快告一段落了;第五個步驟,脫模,將塑膠零件從模具中取出,完成製品。在這幾個步驟中我們可以看到,最重要其實就是加熱到冷卻的過程,後續的步驟都可能因為不同塑膠的特質或製作需求,而有所不同,並非為定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whr1merc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